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

20200410:老師故意針對我,老師故意找我麻煩


今天有個任課班的學生跟我說,他覺得OO老師都故意針對他。我聽了他說的狀況後,對於他的敘述提出了幾個問題,讓他回去思考。同樣地,我想如果在家裡,也許也會覺得父母、家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有所差別待遇。



20151208:老師們會嘮叨愛念,學生們也要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責任呢?

之前寫的文字也有提到,我想跳脫自己的角度,或許你可以看到更不一樣的面向。

20171027:校隊該有的自覺與分寸,該做到的基本要求:小事不做,大事難成。

同樣地,在團隊運動中,「運動能力」並非唯一考量。平常的態度、情緒控管、團體融入、付出多少、...都得全盤考量。

-------

當你自己的「先入為主」的觀念無法打破,無法改變自我時,這樣的狀況就會一直存在。

每一屆都會遇到有學生說:「OO老師對班上OOO特別好」、「OO老師都故意找我麻煩」、...

當我問在家狀況時,也是如此:「爸媽都對哥哥或姐姐或弟弟或妹妹比較好,就對我不好」,「什麼事情都只會叫我做,其他人就都可以不用做」、...

真實的情況,真的如你所說的如此嗎?

兩個問題,認真思考

1.具有什麼樣特質的學生,在不同學校、不同班級中也都會受到老師們喜歡?

2.具有什麼樣特質的孩子,就算在不同家庭,也會受到家長們的喜歡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