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

20230616:一、兩天的觀察或許看不出些什麼,但幾個月後,孩子們的個人特質與狀況就顯而易見了。

 

在家裡,或許只有自己一個孩子,也可能有一、兩個手足,不過,在學校裡則是二十幾個同學們,相較之下,彼此間的差異就會隨著時間累積越來越明顯。孩子們總以為事情過了,老師就忘記了。不過,目前的狀況是幾個月下來累積的,要讓人印象有所轉變,也得要一段很長的時間。#改變非易事 #決心 #毅力


國中跟國小不同,導師並不會常常在班上,所以透過每天一早、中午來觀察班上孩子們。短時間看到的可能不準確,不過,幾個月下來,就會看到孩子們間的不同差異。

上週提醒要當考場,所以需要不透光的塑膠袋來遮住櫃子。

「亦真」隔天就主動帶一大捲來。

像這樣的孩子就會讓我對她的印象有所正向提升,表示孩子們上課時真的有把話聽進去,也有做到。

當然,看到這,一定會有很多孩子們有所「理由」可說。


那主動整理垃圾桶、擦黑板,就是「每個孩子」只要願意主動,就能做到之事,對吧?

真正願意去嘗試做的孩子,能有幾個????

現在的多數孩子們總是先找「理由、藉口」,而不是把時間拿來化做行動。





不論是「帶班」、「任課班」、「排球隊」,我對於孩子們的概念,都不會只是短時間內的觀察,而是一天一天累積所形成的。

大多數的孩子們都知道,什麼樣的行為舉止與表現,會讓老師們有所「正向」與「負向」。

然而當自己在做負向的事情時,總無法聽進「建議、規勸」,直到有天突然有所求時,才想要些什麼,卻沒想過自己已經虛度多少時間了。


每一屆都一樣,總是會看到「公主們、少爺們」,當別人在努力為班上付出時,他們總是「為了自己而忙」。

如果在學校裡的狀況是如此,我想這些孩子們在家的被動狀態,應該更明顯。

以前的年代大多因為「怕被處罰」而不至於太過誇張。

如今的年代,「處罰」很容易就會出狀況,頻率不通,就平安度過三年就好。


能在班級、球隊裡,相遇都是緣分。

如果孩子們自己願意「積極主動、堅持」,老師偶爾適時地提醒他們一下,正向改變的狀況就會日有所見。

反之,活在自己的世界,總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,都是別人的錯。

跟有這些狀況的孩子們,「保持距離」,至少是比較安全的方式。



每個孩子剛開始都會在「數線上的原點」,隨著時間的累積,隨著個人所呈現的行為舉止、各項生活細節表現,就會開始「往右」或「往左」。

唯有自己願意「把話聽進去」、「化想法為行動」的孩子們,才有機會一天、一天慢慢地正向轉變。

反之,老是逆向而行的孩子們,很無解了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40919:當你請假缺席時,班上會呈現如何的情況?你在班級中的角色?

二十幾個孩子從國一進到班級後,隨著時間的累積,每個孩子在班級中的角色就會越來越趨明顯。我總跟孩子們說,如果有天你缺席了,班上會有什麼樣的情況,便能看出你在班級中的角色與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