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
20200401: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DAY2
今天有幾個學生問:「怎麼沒有看到數學成績?」會這樣問,相較於其他者而言,表示你對於「學業成績有所在意」。不過,另一個層面就是「不太瞭解、頻率還沒通」。
這幾年觀察下來,公告「線上成績」的那天,文章閱讀數總是特別高。另一個現象是:「畢業、其他班、家長們」,會看的總是比眼前的導師班學生們還要多。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?
這幾天,遇見兩個別班的孩子,跟我說:「老師,你打的每一篇我都有仔細看喔!」希望這樣的孩子能夠透過「文字」有所不同的想法與思考。
多讀、多看、多寫,因為「會考作文」,或許會是五科同分時的另一個決勝關鍵點。
今天考完,接著就是四天的連假。所以呢?雖然早晚都得面對「考卷上的分數」,但至少我想讓學生們在考完後,跟家長、親友們,在這連續四天相處的時間裡,可以避開「談論這次段考成績」的話題。眼前疫情的關係下,大人們的壓力都很大。
----------------
「會跟」二字,看似簡單卻很難做到。今天的聯絡簿,出現了兩個「會跟」者,還有「超越者」,對我來說,這是值得開心的事情。
有慧根者,自己先做。能「會跟」者,有行動力的跟著做,最好能做到「超越」。這才是班級中需要的「正向力量」。
以前的孩子們不少能做到「見賢思齊」,現在的孩子們,老師公開在教室裡稱讚某某同學,收到的反應卻是大多數人的「酸葡萄」的話語,公開在教室裡指正某某同學的缺點,就是「不給學生面子」、「不懂得尊重學生」。
以前要批評老師,說老師壞話,也會看場合、地點。如今的孩子,透過網路公開、群組訊息、...。就算被知道了,也覺得沒什麼。
人,都有自我意識,自我主張,也常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論斷一個人。所以,家長們會從自己的角度去論斷老師,學生們也會。
但,相同地,老師呢?會不會也從相處的過程中,逐漸地去累積各方面的觀察、經驗,對於「學生、學生家長」也有所想法?
-----------
今天,我跟三個「總是出錯累犯者」,問了他們三個:
「每天來學校的意義是什麼?」
「在這個班級中,你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?」
「對於這個班級而言,有你跟沒有你的差異在哪裡?」
面對疫情,全世界超過 90% 的地方都停止到校上課了,身在臺灣是很幸運了,但這樣的幸運卻每天來學校裡調皮搗蛋、做些鳥事,對於你自己是好玩、有趣,但對班上大多數同學們、師長們,有正向的意義嗎?
------------
寫完考卷,如果你有認真,自己應該很清楚到底會拿幾分才是。
答案如底下連結:
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定期考試-數學科試題與答案
https://zangelclass.blogspot.com/2020/03/108.html
上學期,三次段考,全班平均都比任課班還低。這一次自己班上終於超越一次了!不及格的人數也比任課班還少了,從孩子們平時上課的態度與坐姿,就可以慢慢地看出差異。
-----------
學校外面的世界,有些人對於一個「老師」的評價,單一標準就只看班級學生的「學業成績」。這樣的單一標準,每年都適用嗎?如果按照這樣的單一標準,我只有幸運的在「2016」年達標。
20160811:台大法律系:堅持的超人班長-好九班 嘉璇
20160523:恭喜「閔誠」榮登「全國化工科統測榜首」-- 678 分
20160603:狂賀「育澤」榮登105年「會考榜首」!
四天假期,在家有時間的話,推薦一部韓劇的校園教育影集,「黑狗 black dog」,網路上就找得到相關影片連結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-
咖啡是國人日常生活的飲品,然而在店家的標示上都是以「小、中、大、特大」來區別,或是以「OZ」來表示。1盎司(oz)等於多少cc?
-
今年會考報名人數再創新低,嘉義區比去年減少約四百人。而嘉義縣、市的報名人數也不斷地接近中。隨著報名人數減少,要考上嘉中、嘉女的機率也就逐年提升,今年還有嘉科實中開始招生,爾後要進入這三校,若招生人數未減少的狀態下,入學標準可能會降低。參與共同學區的學校與招生人數亦逐漸增加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