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20191120:國二足壘球、國三畢旅、好習慣不容易養成與傳承


國三畢旅,整個學校少了1/3的人數,早上第一節變得相當安靜。不過,今天國二足壘班際賽開始,比賽過程,總看得到全班團結一心的大聲吶喊,但運動比賽就只有「輸與贏」。

單淘汰制,就是一場定輸贏,很多孩子們輸了之後,總怪「籤運」,卻沒想過,當自己實力夠的時候,當自己是「第一名」時,何須懼怕「籤運」。

今天剛好有空堂,看了一場足壘賽。刺激程度還是不如那一年狠九班vs218的經典賽。

20171027:班際足壘經典戰 209vs218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3Ue7QcU9yc

如果,只有班際賽期間才有團隊的樣子,那這樣的團隊很容易因為一場「輸」而潰散,甚者彼此互相指責,反而造成更大的分裂。

反之,如果平常團隊的狀況就OK,那班際賽會是很好的催化劑,讓班上的向心力、團結力更加緊密。

輸了,就沒有「下一次」,因為每一次都是國中的最後一次。

想贏、要赢,就該在每天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實力,而非「靠籤運」或是比賽前才密集練習。讀書不也是一樣嗎?

只是,能這樣做到的學生,真的很少很少。


這幾年,朴子國中的女排,一直是我覺得很棒的球隊。而且是一屆傳承一屆,可見這樣的習慣已經變成球隊的特質了。

她們總是「有禮貌、紀律、運動、學業成績好」。每次出賽比賽就看著她們主動的把物品排列整齊,自動自律的暖身、帶操、比賽、收操。比賽的空檔也不需要老師、教練在旁督促著,她們就會主動的看書、寫功課。光是這一點就是很難做到的境界,雖然我努力每一屆都不斷地提醒,不過,當孩子們仍停留在被動的狀態下,很難「內化成好習慣」的,而且有時候,我們是為他們好,他們卻不領情,甚至臭臉以對。

要成為真正讓人佩服的選手,不是只有「球技」,不是只要「贏球」,而是場下的態度、規矩,也要讓人覺得與眾不同的優質。


很少學生在聚餐時,還能離開「手機、平板」,就連剛畢業不到半年的狠九班,週一聚餐時,也跟其他學生們一樣了,只有在國中階段被老師要求時才會記得「吃飯不要滑手機」,如今離開之後,就是一般般了。

能夠在上了嘉中後,還能夠繼續打球,上次段考全班第一名。小胖算是特例了。

突然間又想起:「啊!我就跑不快啊!因為我是扁平足」。結果呢?事實證明:「後天的堅持努力是可以改變的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40919:當你請假缺席時,班上會呈現如何的情況?你在班級中的角色?

二十幾個孩子從國一進到班級後,隨著時間的累積,每個孩子在班級中的角色就會越來越趨明顯。我總跟孩子們說,如果有天你缺席了,班上會有什麼樣的情況,便能看出你在班級中的角色與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