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生跟國小時,在「自我意識」上有很大的差異。「討厭、喜歡」也會比國小時更明顯、激烈。不過,在同一個班級中,把自己不喜歡的狀況丟給別人,只是「私心的狀態」,班上的問題依舊存在著。當你會多替班級想、多替老師想,才是成長的開始。#自我 #小我 #大我
國中生總是覺得別人的錯,自己沒錯。
我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們,如果對班上的老師們、同學們,「厭惡大於喜歡」,那「轉學」就是最快的方式。
●一個同學剪了新髮型,常常聽到學生們說的是:「好醜喔!」、「好好笑喔!」
●老師問同學問題,同學不會,就隨口笑同學:「好爛喔!」、「好笨喔!」、「連這也不會」、...
●足壘球不會踢,投籃投不進、羽球不會打、桌球不會打...「笨蛋喔!」
●大隊接力正選的,被候補的批評:「跑得比我慢也能上場」、「我只是測驗時有狀況」。
「彼此負向針對」的狀況,對於「班級」、「球隊」有「正向」的幫助嗎?
不論是班級還是球隊,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我想你們都懂。
有心,就要開始去改變自己的觀念,別老活在自我的小圈圈中,別總以「自己」為中心,把自己不喜歡的「人、事、物」丟給其他同學們,並不是解決問題。
時間拖的越久,狀況只會越來越嚴重,每天的生活也會越來越不快樂。
你不喜歡座位旁的同學,只要自己不要坐在他旁邊就好,那你的狀況解決,然後呢?其他同學也來抱怨,然後呢?
你不喜歡座位旁的同學,只要自己不要坐在他旁邊就好,那你的狀況解決,然後呢?其他同學也來抱怨,然後呢?
希望該同學「轉學」嗎?
那怎不是你自己「轉學」就不會在國中三年裡再遇到了。
你覺得座位附近的同學們「很吵」,那你自己就真的「不吵嗎?」
你嫌棄同組的同學們都不做事情,那你自己真的有認真在做嗎?
「抱怨同學、指責同學、歸罪他人」,那你自己呢?
這年紀的學生們總是「自己有很多意見」,卻又很難有「正向具體的方式」,只想別人聽你說,無法聽別人說。
在學校裡會有此狀況的學生們,通常在家裡跟「兄弟姊妹、家長」也會有所狀況。
在家裡,因為孩子少,大人們的寬容度也越來越大。但,在家裡可以的事情,並不代表在學校裡也可以這樣。
學會「團體生活、紀律、規矩、應對進退」,是必須的。
如果真的難以適應,覺得來學校不快樂,那就「轉學」吧!
-------------
國中生總動不動就「口出髒話」,「無法說好話」。
●一個同學剪了新髮型,常常聽到學生們說的是:「好醜喔!」、「好好笑喔!」
●老師問同學問題,同學不會,就隨口笑同學:「好爛喔!」、「好笨喔!」、「連這也不會」、...
●足壘球不會踢,投籃投不進、羽球不會打、桌球不會打...「笨蛋喔!」
●大隊接力正選的,被候補的批評:「跑得比我慢也能上場」、「我只是測驗時有狀況」。
●搞小團體,說同學們間的壞話,分化同學間的友誼、...,這樣很有趣嗎?這樣讓班上紛紛擾擾,很快樂嗎?
同學們可以自己多留意看看,從看到文章的此刻起,開始去注意每天同學們之間的對話內容,就會發現很少有「正面、鼓勵、支持」的話語。
不論是「班級」還是「球隊」都會「一次又一次」的發生類似狀況。
「彼此負向針對」的狀況,對於「班級」、「球隊」有「正向」的幫助嗎?
當然沒有。
如果這樣的狀況持續發生,就只是不斷地讓時間流逝,讓很多事情一拖再拖,很沒有效率的日復一日。
當你只會批評班上同學時,並不會改變班上的狀況。
當你只會批評其他人太爛時,並不會因而提振大家的士氣。
當你只會批評球隊成員們球技太爛時,也不會提升球隊整體實力。
當你只會批評其他人太爛時,並不會因而提振大家的士氣。
當你只會批評球隊成員們球技太爛時,也不會提升球隊整體實力。
班級裡、球隊裡,需要的是「優質領導者」。
不但,自己能力夠、實力好,還能以身作則,帶領同學、鼓勵同學們,耐心的協助他們,一起為「大我」而努力。
團隊的活動,團隊競賽,需要的就是整體戰力的提升。
而非過度強調「個人英雄主義」。
不論是班級還是球隊,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我想你們都懂。
有心,就要開始去改變自己的觀念,別老活在自我的小圈圈中,別總以「自己」為中心,把自己不喜歡的「人、事、物」丟給其他同學們,並不是解決問題。
真正的長大,是會開始「會替班上設想」,並付諸行動。
真正去改變些甚麼,做些甚麼。
而非一直抱怨、一直把問題丟給別人。
如果預估「半小時」能做到之事,那就盡量在20分鐘內有效率的完成。
而非,花了「三小時、三天」,還是亂遭遭的一團散沙。
「團隊合作」只有四個字,但很有可能花了「國中三年」卻仍無法學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