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緣相遇,卻無緣相通,很可惜。這階段的孩子們,想要看到他們的「正向改變」,大人們也得多努力。畢竟,世代更迭,越來越快節奏的變化,一成不變的方式是很難跟上孩子們的腳步。多留意觀察孩子們的優點,適時給予正增強,或許連帶地他們的缺點也會隨之調整改變。 #優點 #缺點 #自我調整
國中生了,跟「幼稚園」、「國小階段」的差異會越來越大。
大人們,一時之間,很難跟上他們「快速變化」的腳步,也因此會越來越多的衝突與意見相左。
自我控制能力較好的孩子,就是態度和緩的聽著大人們「一直唸、一直唸」,至於成效,應該也就是那樣。
自我控制力較弱的孩子,一時之間情緒上來,會出現的狀況可能就非大人們可以想像的了。
等到不好的結果發生時,再多的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同一個老師,不可能用同樣方式,直到退休都能收到一樣的成效。
就拿「教室整潔、個人整潔」來說,就是越來越需要花時間去「重複提醒、不斷提醒」,比以往花更多的時間,但成效更沒能跟上。
大環境的改變、法規的修改、家長們的想法、觀念、作法,的確讓教育現場氣氛很不一樣。
「多付出可能會衍生更多困擾」,也讓很多事情就只能這麼擱著了。
不過,有緣相遇了。若是能找到彼此間都能接受的方式,一起努力去嘗試看看,或許對於彼此間,都能留下「與眾不同」的回憶。
當然,前提是,需要有「能讓自己堅持下去」的力量!
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是「被動接受」遠多過「主動思考、主動去做」。
若老是用「以往的標準」去評斷他們,往往受傷的都是師生雙方。
調整自己的心情、多正向鼓勵孩子們、放大他們的優點,或許他們也能出現「會跟」的正向改變。
只有當師生頻率相通時,老師去指正他們的「缺點」時,孩子們會比較容易「聽進去」,但不見得「做得到」。
只能一再地「重複再重複」,期盼在有緣相處的時間裡,能有所改變。
經驗之下,願意嘗試「主動」的孩子們,正向改變的機率比較高!
讓孩子們能「獲得成功」的經驗,是很重要的關鍵點。
歷年來,看過很多孩子們因為「第一次」的成功經驗,就能衍生出後續的更多改變。
「成功」不見的是「得獎」,而是讓他自己透過「主動、堅持、努力」而明顯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。
不過,要讓孩子們在「手機」之外,找到成功的經驗,真的越來越難了。
------------
還是老話,我很怕聽到家長們說:「一切就拜託老師了!」
因為要讓孩子們改變的首先條件是:
家長,自己要能調整改變,跟上孩子們的腳步,也要能夠跟孩子們有OK的互動狀態。
過度溺愛、過度保護,也不OK!
但,如果家長都只看到自己孩子的「缺點」,也都只跟別人說自己孩子的缺點,那孩子也很難真正有所轉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