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態編班下,國中各班的前幾名在進入嘉中、嘉女之後,依舊還能保持在每班前幾名者有多少?當5A、4A、3A、2A、1A都在同一班時,也會跟國中常態編班類似。眼前的狀況,在上高中後或許就不同了。學業成績好,不見得在生活方面也能有相對應的表現,等到有天,自己失去學業上的領先時,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只學業落後了,連生活處事能力也一樣跟不上他人。#學業 #生活
早期年代,在能力分班的狀況下,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們學業成績差距較小,名次更迭是常見之事,稍不努力就可能落後了。
後來,常態編班後,同個班級中,差距變大了,也因此有些孩子們會產生莫名的優越感,但過度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光,往往在進入嘉中、嘉女之後,就會有所不同了。
這才發現,國小、國中階段,自己習慣的領先,如今已很難重現。
反之,有些同學們在國小、國中階段學業成績、名次不臻理想,卻因為「會考」的狀況,在高職、五專裡,反倒獲得人生從未得過的光榮與開心。
常態編班後,遇到的孩子們,總不免會遇到因為「學業成績優異」的孩子們,因為一次又一次的考卷分數,而過度驕傲、自以為是。
而在生活方面卻是不及格狀態。
像是,掃地、拖地、擦窗戶、擦黑板。
而當老師、同學們提點他時,卻說:「我有掃、我有拖、我有擦」啊!
問題是:「有乾淨嗎?」
抬餐桶時,總是挑最輕的一桶,一次、兩次,其他同學們大多會覺得不是故意的。
當值日生,自己總是有理由,「要吃早餐、寫補習班功課、找老師、...」,總讓其他同學們做。
隨著時間一久,其他同學們的反感度自然越來越高。
然而,身為當事者卻往往會反駁說:「哪有每一次」。
的確沒有,不過十次裡面有八、九次,卻只在意自己曾經付出的那一、兩次。
上述只是班級生活中的幾個例子,還有諸多的情況,往往都在一天天的累積中,才會讓其他同學們,累積越來越多的負能量。
當各科目老師,需要分組分工時,學業成績優異的同學們也常會過度自我膨脹,認為自己所提出的想法、方式,小組成員們都應該聽從。
殊不知,其他同學們並不認同,這樣的方式,在日積月累之下,很可能會拉大自己與同學們的距離。
學業上,或許只是開玩笑的跟同學們說:「這麼簡單,你竟然不會」。
覺得自己並沒有惡意,但卻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了同學們。
然而,在生活方面、才藝方面、手做方面、運動方面,同學們也這樣對你說:「這麼簡單,你竟然不會」。
你卻難以接受,覺得同學們不該如此對你。
考卷上的分數,並非人生的全部。
眼前的領先,在國中畢業之後,不見得能一直持續下去。
就像各國中「資優資源班」的孩子們,也並非每個都能考進嘉中、嘉女的資優班。
而「資優」這標籤,在高中畢業之後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